弘光科技大學化妝品應用系特聘教授易光輝團隊,今年一月起透過各種通路購買廿二件精油,

經檢驗發現其中廿件為「調和」精油,高達九成非「純」精油,甚至還有「假精油」,

以及塑化劑DEP超標八○六○倍的精油,用多了恐造成性早熟或不孕,呼籲政府應制定明確精油名稱標示法,保障消費者權益。

20款添加香精 2款含塑化劑

易光輝表示,純精油必須從植物中萃取,但市售精油並未標示「純」精油或「調和」精油,

許多調和精油以少量植物精油、人工香精、多元醇定香劑、合成脂定香劑、DEP塑化劑定香劑等調和而成,價錢卻賣得和純精油一樣高。

易光輝團隊透過購物平台、觀光工廠、夜市等共購買廿二件精油化驗,其中不乏明星代言的品牌,

結果發現有廿件添加人工香精、兩款含塑化劑(鄰苯二甲酸二乙基酯DEP),還有成分標示不符情形。

檀香精油沒檀香 要價上千元

易光輝呼籲政府相關單位修改法規,比照香水或果汁等作法,要求業者明確標示含多少精油成分為純精油(符合CNS或ISO標準)、

精油(無人工添加物)或調和精油(含有人工香精、多元醇定香劑、合成脂定香劑、DEP塑化劑定香劑等),以利消費者選用與區別。

易光輝指出,例如B牌薰衣草、檀香精油,雖未添加人工香精,卻標示不符,說明書指使用六星級的(高地)薰衣草,

檢驗出來卻是次級的醒目薰衣草;檀香精油的檀香醇標示與實際驗出成分相差至少卅倍;

另有要價上千元的S牌檀香精油,檢驗不出檀香醇成分,根本是假精油。

至於明星代言的A牌精油,十二款產品皆添加人工香精、合成酯,其中茉莉精油、洋甘菊精油分別含約三.五五%、

八十.六%的塑化劑DEP,超過衛福部允許化妝品類可含DEP 100ppm的三五五倍及八○六○倍,有影響健康之虞。

原文網址

https://m.ltn.com.tw/news/life/paper/1267514

心得

精油擁有非常多的功能,不同的味道帶給人不同的功效,

不管在皮膚上的保養或是按摩紓壓,

大多人都會使用精油輔助,沒想到市面上的精油有些卻是假貨,

消費者在購買前先了解精油的成份,以免用了不良產品反而無法發揮它的效果。

arrow
arrow

    金橘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